发布时间:2025-11-01 人气:
你们敢信吗? 斯佳辉居然被一个叫阿什利·卡蒂的选手淘汰了! 我盯着记分牌看了三遍才确认这不是系统故障。 这位被我们寄予厚望的00后新星,去年世锦赛四强的黑马,居然在西安大奖赛首轮就栽了跟头。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,现场观众还在讨论他可能走多远,结果比赛结束时好多人都没反应过来。
要说这次西安大奖赛真是邪门。 我特意查了下这个卡蒂,世界排名第56位,本赛季最好成绩不过是直布罗陀公开赛的32强。 可偏偏就是这样一位选手,在2-3落后的情况下连扳两局,最后那局单杆51分直接送斯佳辉回家了。 解说当时都卡壳了,停顿了五秒才说“这个结果确实出乎意料”。
丁俊晖倒是稳得让人放心。 首轮对阵老将马克·戴维斯那场,4-1的比分看起来轻松,但你们看比赛了吗? 第三局那个关键的红球翻袋,我都准备叹气了,结果愣是给他蒙进去了。 赛后技术统计显示,丁俊晖长台成功率居然有78%,这在他最近两年比赛里都算高水准。
最戏剧性的绝对是曹宇鹏和罗伯逊那场。 当时直播间弹幕都在刷“准备下一场吧”,毕竟曹宇鹏之前对罗伯逊是三连败。 结果你们猜怎么着? 决胜局罗伯逊先上手,眼看就要超分,一颗简单黑球打丢了! 曹宇鹏后来接受采访还说:“我当时都准备握手了,没想到尼尔会失误。 ”
吕昊天的晋级之路也挺魔幻。 首轮对阵杰克·琼斯时,第二局被打了个单杆134分,随后第三局自己回敬了个单杆128分。 这种“你狠我比你更狠”的打法,在他身上真是好久没见了。 要知道他上次打进排名赛16强还是去年英锦赛,整整等了九个月。
说到爆冷,这次西安赛场简直成了种子选手的滑铁卢。 塞尔比和威廉姆斯前后脚出局,我朋友圈里好几个买套票的朋友都在哀嚎。 特别是塞尔比和希克斯那场,决胜局最后时刻,塞尔比那个粉球叫位失误,直接让白球摔袋了,这种低级失误在他巅峰期根本不可能出现。
有个数据特别有意思:本次赛事前十六种子选手里,居然有7人在首轮就打包回家。 专业斯诺克网站ProSnookerBlog直接用“大屠杀”来形容这个开局。 我记得上次出现类似情况还是2021年的德国大师赛。
中国选手这次共有9人打进正赛,结果首轮过后就剩下4个。 第二轮还没打完,就只剩丁俊晖、曹宇鹏和吕昊天三人。 这个剧情是不是很眼熟?
裁判王钟瑶在微博上发了张工作照,背景正好是丁俊晖和曹宇鹏同时在相邻球桌比赛。 她说现场观众特别有意思,丁俊晖打完一杆,所有人齐刷刷扭头看曹宇鹏那边,然后再转回来,跟看网球比赛似的。
技术统计显示,本次比赛至今产生的单杆破百数里,中国选手贡献了11杆。 但尴尬的是,出局的选手反而比晋级选手打得更多破百。 斯佳辉虽然首轮出局,但轰出了赛事目前最高的单杆140分,这找谁说理去?

场馆条件也成了讨论焦点。 有选手抱怨赛场太干燥,球速变化无常。
”不过赛事总监后来澄清说湿度控制符合标准。
听说现场观众创造了今年亚洲赛事的上座纪录。 周五晚场甚至出现了黄牛票,这在斯诺克赛事里可真不常见。 有个从成都专程赶来的球迷告诉我,他买了三天的联票,结果最想看的几位选手第一天就全淘汰了。
赌球赔率也很有意思。 开赛前罗伯逊夺冠赔率是1赔7,出局后立即调整到了1赔34。 而丁俊晖的赔率从1赔12升到了1赔8,现在仅次于特鲁姆普和艾伦。 博彩公司这个变脸速度比川剧还快。
球员休息室流传着个段子:有个记者在赛前预测稿里写了“预计八强中将有三位中国选手”,结果现在每天都要修改一次预测名单。 据说他的文档已经存了五个版本,最新版直接把所有中国选手的名字都标红了。
比赛用台成了另一个争议点。 有选手反映星牌球台的袋口似乎比标准尺寸稍紧,导致很多极限角度的球都卡在了袋口。 但世界斯诺克协会的技术代表坚持认为所有设备都经过严格检测,完全符合比赛标准。
转播画面捕捉到个细节:丁俊晖在等待出场时,一直用湿毛巾擦拭球杆的前节。 这个习惯动作他保持了十几年,从当年那个神童到现在的老将,这个细节从来没变过。 不过这次他擦杆的时间似乎比往常更长了点。
说到球杆,吕昊天那根美国枫木球杆可是个老古董了。 他接受采访时说这是2013年英锦赛期间买的,陪他经历了降级又打回来的全过程。 这次比赛前他刚换了新皮头,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。
曹宇鹏的球杆故事就更传奇了。 他那根球杆是2018年从二手市场淘来的,只花了200英镑。 原主人是个退休的俱乐部教练,根本不知道这根球杆的来历。 后来经鉴定这是上世纪80年代著名制杆师约翰·帕里斯的手工杆。
现在最大的悬念是:当斯诺克比赛的不可预测性已经成为最大确定性时,我们到底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来看比赛?